时珍国医国药
    主页 > 期刊导读 >

良医志国医魂父亲何世英逝世二十周年祭

良医志国医魂——父亲何世英逝世二十周年祭悄舆行;黻一7、何世英(1912—1990),男,主任中医师,先后任天津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天津市卫生职工医学院行政领导组成员兼中医部主任、天津市中医院总顾问兼脑内科主任;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兼脑病学组组长、理论整理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医学会天津分会副会长兼中国针灸学院顾问,天津市中医学会会长,天津市政府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兼中医组组长,天津市卫生局咨询委员会副主委、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兼中医专业组组长,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顾问委员会副主委,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天津中医》杂志主编,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常委等;主要著作有:《新中医病理学讲义》、《中国医学史精选》、《中医诊断学》、《中医理论选凑》、《中医儿科学讲义》、OJ'dL常见病中医手册》、《增订幼科类萃》、《历代儿科医案集成》、《何世英儿科医案》等以及有关儿科、脑病、疑难杂症、中医药研制、中医理论现代化问题探讨的学术论文数百万字,另有《中医脑病学》和《何世英医萃汇集》两部百余万字的遗作有待整理和出版。关键词:何世英;国医;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12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72—1519(2010)02—0089—02父亲何世英,将毕生精力和心血倾注于中医临床实践、理论研究和教书育人上,为弘扬国粹奋立I-!fl生命的最后一刻。回首与父亲朝夕相处的日子,零零散散的印象都集中在父亲一生的艰辛、好学、刻苦、勤奋和严谨上,他给医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医学遗产,也给子女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1学承岐黄,初露锋芒听父亲讲,我家祖籍江苏,辈辈是读书人,曾经出过不少名医。光绪年间(1870—1908),时局动荡,老辈人逃难到了天津,从此家境一贫如洗。父亲读了几年私塾后辍学在家。但父亲生性好学,经常到学堂外偷听,有时忍饥挨饿攒下钱,全部用在购买廉价的旧书上,而且,对中医典籍兴趣浓厚,不论是在天津谋生还是漂}白四方,身边总是带着这些典籍。19岁时,恰逢一个亲戚到北平上学,欲找一个书童作者简介:何其行(1946一),男,何世英第6子,天津大学机械电子专业退休教师。陪伴照料生活起居,父亲遂顶差陪同前往。到了北平后,才知这个亲戚上的是施今墨先生创办的华北国医学院,父亲心中暗喜,闲暇时就到学堂的窗外偷听。一次,施今墨先生经过,见有人在屋外专心致志地听讲,甚为好奇,遂叫到办公室,问道:“你站在外面都听到什么?”父亲毫不怯生,将中医经典《汤头歌》、《伤寒论》、《本草纲目》等一些章节倒背如流。施先生又出个题目,让开个药方。父亲毫不迟疑,随手拈来。一付对症的药方加上一手好字,令老先生惊诧不已,说:“明天不要站在外面了,给你添个凳子坐下来听。”这一偶然的邂逅,改变了父亲一生的命运。第3学年时,父亲回津参加天津市官厅举办的中医师资格会考,结果父亲脱颖而出、高居榜首,像中第状元披红戴花随官府组织的鼓乐队沿着“绿牌电车”道(今和平区“滨江道”)一路走来,一块蓝底白字硕大的牌匾送到家中,上书:“天津市中医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