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垣先生和近代医学
陈垣先生和近代医学赵璞珊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史学家陈垣先生(土880—1971),一生勤奋,写作颇富,所著《元西域人华化考》,《史讳举例》、《吴渔山先生年谱》、《元典章校补释例》、《旧五代史辑本发复》、《释氏疑年录》,《清初僧诤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通鉴胡注表微》等书,立论精审,方法邃密。一些成书于抗日战争期间的著作,更富于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素为中外学术界所景仰。值得提出的是,陈先生早在完成上述著作之前的青年时代,于1907年曾在广州博济医院学习。1908年与友人创办光华医学校,并继续学习。毕业后曾留校任教,又先后与梁慎余,叶菁华等人编辑出版了《医学卫生报》和《光华医事卫生杂志》。在这两种刊物上,陈先生写出了一系列推动近代医学发展,以及中西医学史的文章,为我国近代医学和一向无人开垦的医学史研究领域,首先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在1908年至1913年的数年间,他写的几十篇长短文章,诸如《说诊脉》,《说肾b。《论人巧免疫之理》、《为虎列拉答读者问》以及《牛痘人中国考略》、《中国解剖学史料》、《洗冤录略史》、《肺痨病传染之古说0。《释医院》、《日本德川季世之医事教育》、《古弗先生传》、《高嘉淇传》、《张仲景像题词》,《王勋臣像题词》、《黄绰卿像题词》等,都是介绍近代医学发展和中外医学史研究的论文。此外,陈先生在“医事评论”栏中还写过许多短文,为提倡近代医学和改善我国环境卫生而发出有力的呼声。陈垣先生从事近代医学和中西医学史研究不是偶然的。如果研究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将不难发现陈先生对于近代医学的提倡是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基础的。自从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后,中国一系列战争失败,早巳引起我国广大人民特别是知识界对国家命运的极大关心。维新、变法、强兵、向外国先进学习等一切通向使中国富强之路,无不引起人民的极大向往和关怀。其中有一部分知识界认为消除中国之贫弱,提倡。科学救国”,必须首先改进医学卫生面貌。强国必须强民,强民必须强体。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康广仁,曾随美国医生嘉约翰学习西医三年,后来在澳门主办《知新报》,于1897年(光绪23年)发表刘桢麟《富强始于卫生论》的文章,文称:“欲治天下,必自治国始,欲治国必自强民始,欲强民必自强体始。强体之法,西人医学大昌,近且骏骏乎进于道矣I”同年,梁启超在上海《时务报》也发表医学改良之意见,称:“凡世界文明之极轨,惟有医学……医者纯乎民事者也,故言保民,必自医学始I”可见早于戊戌变法以前,从医学着手救国的思想,已经在酝酿中。一2矍一在这以前,一般认为自黄宽(绰卿,1829年生,1878年卒。1850itll857年先后在美英学习文。学和医学)开始,就有一批中国人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学习了西洋医学。另如关韬作为美国嘉约翰医生助手也曾学习和掌握了外科手术。还有尹端模也翻译过大量西洋医著。继之,尚有金韵梅及伍连德等,在十九世纪后期到国外学习过西洋医学,但是这些入学习西洋医学还不是在挽救民族危亡思想指导下而立志学习西洋医学的,因为当时。科学救国。的思想还没有形成影响。他们多是因为曾在教会学校读书,或是曾充外国医生的助手,因而才学习近代医学的。但是在本世纪的初期,这种情况大不相同了。。辛丑和约。以后,清政府表面上已准备立宪,实际仍企图加强封建统治,这时革命活动已逐渐兴起。大家知道,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就是在上述历史背景影响下,在。科学救国。思潮影响下抱着以医救国的志向,在1904年到日本去学习医学的。鲁迅先生《呐喊》自序中写道,他在读了英人合信的《全体新论》等一些近代医学论著后,逐渐。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因此,他考入了日本一家医学专门学校。陈垣先生也是在这一挽救中国危亡的历史条件下学习近代医学的,他在《中国解剖学史料》一文中说:“他人方日事探险,日辟新岛,而我则日蹙百里,乃夸大其祖若宗之开国雄烈以自慰,抑亦可谓大愚也已……。。这是他主张积极学习近代医学的思想基础。在1908年至1913年的六、七年时间里,他先后写出大量有关近代医学和医学史的文章,充满了革新我国医学和改革我国人民卫生条件的内容,很有特色。从这时起,陈先生已显露,他不仅掌握许多近代医学知识,并且也非常熟悉我国固有医学的历史和著作。他的医学和医学史论文既有理论,又有很强的科学性,并且每说明一问题均先以充足的史料作为依据,然后进行阐述,具有很大说服力。如果我们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来认识,也就能完全了解陈垣先生不遗余力地写作、介绍近代医学和中西医学史的文章,是有着对我们民族危亡抱有切身责任感的,他是受“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而致力于医的,这是他青年时代革命思想的体现.1913年以后,陈垣先生自广州到北京先任国会议员,其后曾参加故宫博物院档案整理工作,并担任数所大学的教授和校长等职务,著述转向史学考证、校勘学,避讳学、年代学,宗教研究等方面,培养了大批的史学工作者,并在史学研究方法上给学者指明了一条深邃而宽广的道路。根据刘乃和先生所编的《陈垣同志已刊论著目录系年》,陈先生在1913至1916年的几年中是暂时没有发表文章的,这或者是他从医学转向史学研究接触更多文献的阶段,而其后就开始了大量的史学论著写作了。那么综观陈垣先生青年时代医学论述的中心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初步归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一、推崇新知陈先生在1908年出版的《医学卫生报》第一期为《张仲景像题词》中,首先就指出了我国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自序所论述的。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赉百年之寿命……悉付凡医。,这是指病家不知卫生道理,轻率委性命于。庸医。的一种愤慨,张仲景为此表示。深痛。。至于针对医家,张仲景则指出:“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一22—旨,以演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I。陈垣先生为此按称:凡墨守旧法,而不求新知者,是仲景所。深鄙”者,因此提出,张仲景的学术虽然后世研究者很多,但对手仲景求新知的思想则很少有人注意。张仲景一向被目为我国医圣,在建安年代疾疫流行、仲景宗族大量疫死的情况下,发愤致力于医,并能总结出一套有关发热性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征候和治疗规律,大大提高了我国临床的医疗水平,为后世医学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因此,陈垣先生在《医学卫生报》第一期,首页为张仲景像题词的立意是很清楚的。他不仅纪念我国这位伟大医家的突出贡献,更重要的是表彰张仲景不沿旧说,以实践求新知的大胆革新精神。这面对当时我国许多人还局促于固步自封、蹈袭守旧的情况,无疑是有着启人深醒的意义。二,重视解剖陈垣先生在《医学卫生报》和《光华医事卫生杂志》先后发表的《王勋臣像题词》和《中国解剖学史料》等文,对于医学解剖在探索人体生理的重要性方面,作出了很为精辟的论述,主要表现在如下三点:首先,陈先生称:“吾国解剖学最古,《灵枢.经水篇》已有‘八尺之土,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之言。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