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珍国医国药
    主页 > 综合新闻 >

观点|颜鹏、胡云柯:李时珍是在四川蓬溪县写

三、李建中参加编辑《本草纲目》,只能在蓬溪县进行。

又据吴佐忻《李时珍生平年表》新考新增:“1577(万历五年,丁丑,六十岁),河南左参政吴国伦因考核不合格被罢官,回到故乡兴国(今湖北省阳新县),时珍作《吴明卿自河南大参归里》一首安慰他。7月7日(万历丁丑小暑),顾问为《奇经八脉考》作序。”

从时间上看,应是李建中隆庆五年(1571)在河南光县任职后,李氏父子生活相对稳定,物质上具备了条件,因此才在隆庆六年(1572)冬天为去世的父母重立新碑后,便闭门潜心开展书稿的编辑工作,所以才无任何记述。唯有李建中任四川蓬溪知县一记,提示李时珍已58岁。

文/颜鹏 胡云柯

以上记载表明,李建中任蓬溪知县时为官清廉,勤于著述。

加上蕲春《李氏族谱》的相关记载可知,在万历元年(1573)到万历六年(1578)《本草纲目》初稿完成的这6年中,所有史料均没有记载李时珍有任何外部活动,包括以前经常性的外出考察采药等。

《本草纲目》是明代著名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其集毕生所学而成的医学巨著,也是集有明以前《本草》之大成。其影响所及,历400年之久,不仅在中国,在国际学术界也占有重要地位,达尔文曾称其为“中国百科全书”。李时珍亦在中医界与张仲景、孙思邈等中医大家一样受到顶礼膜拜,被后世尊为“药圣”。

初本由李时珍主笔撰写、辑注,长子李建中对附图编辑、次子李建元(上卷,四子李建木下卷)绘图、孙子李树宗(上卷,李树声下卷)校对,上表成书时间为明万历六年(1578)。

李建中在蓬溪县当了10年知县

《本草纲目》是在蓬溪县写成的

《本草纲目》编辑成书后,李时珍被朝廷以长子李建中任蓬溪知县之名敕封“文林郎蓬溪知县”名衔,且此名衔应在1578年-1582年之间。

晁会元“制锦堂本”《本草纲目》是存世金陵本中唯一有印制时间和牌记署名的版本,有王世贞《本草纲目·序》、辑书姓氏、总目、凡例、各卷内容以及附图二卷,无其他附页。书名页中刻颜体“本草纲目”四字,右署“李东碧先生辑注”,左刻“制锦堂吴吉征发兑”。附图二卷中上卷题衔为“阶文林郎蓬溪知县男李建中辑,府学生男李建元图,州学生孙李树宗校”,下卷则为李建中辑、李建木图、李树声校。

除《本草纲目》自述外,《钦定续文献通考》《明史·李时珍传》、康熙《黄州府志》、徐国相《湖广通志》、光绪《蕲州志》、陈存仁《李时珍先生年谱》(1952)、王吉民《李时珍先生年谱》(1955)、上海中医学院吴佐忻《李时珍生平年表》等大量资料,均无李时珍“敕封蓬溪知县”名衔的记载。

从内容来看,万历五年(1577),李时珍应该已身在老家湖北蕲春。但根据蕲春县李时珍墓文物管理所宋光锐1985年的《李时珍——伟大的医药学家》中所言:“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二月,他曾将一册刘雪湖的《梅谱》送给一位朋友做纪念……同一年夏天,李时珍的好友吴明卿由河南弃官归故里。旧友重逢,分外激动,李时珍即席赋诗一首。”诗与吴佐忻《李时珍生平年表》所录相同。

《本草纲目》早期刻本“一母三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一、《本草纲目》一书是李氏祖孙三代共同著述的成果,集体智慧的结晶。

另王重民在《善本医籍经眼录》有所考证:“又考《蓬溪县志》李建中万历三年知县事,观时珍题衔,已得敕封蓬溪知县,建中又已迁升,则万历六年(1578)至十年(1582)之间,方可得有如此衔名。”

李时珍自1552年开始撰写,到1582年前后受敕封,历时30年左右,方有王世贞《本草纲目·序》“岁历三十稔”之说。此后10多年,再经3次修正,万历二十五年(1596),《本草纲目》南京胡成龙金陵本问世。

又根据通行的1606年官刻江西本所记《本草纲目》附图上卷题衔与“制锦堂本”相同,下卷题衔则改为“李建中、李建木校正”而非“李建中辑”,因此,我们认为,李建中至少编辑定稿了《本草纲目》附图二卷中的上卷,此乃不刊之论。

李时珍闭门6年写《本草纲目》